人啊 多么的矛盾
人啊 脆弱的不堪一击
我们还要互相伤害
人啊 越想抛开的越是带着向前
“未必有所成就才算活着,只喜欢看天空、散步、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我来这世界,只是为了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Your spark isn't your purpose. That last box fills in when you're ready to come live.”
太阳天窝在家,独自重温了《心灵奇旅》这部电影,又是另一番感触。
明日是踏入社会工作的一周年纪念。回顾这一年的自己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但仔细一看,确实还成长了不少。这一年来,从最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不甘于自己庸庸碌碌,开始寻找转换的途径,到现在的渐渐快被循化了。这一路来我都执着于寻找属于自己的"spark",一直都认为驱动自己的一定是为了什么——而那一个“什么”我还没有寻获。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似乎开始麻木了自己。就像电影里所说的'subway makes people like that',这不就是我现在浑浑噩噩的写实生活吗?踏入电动火车,仔细观察身边的人都是同一副都市冷漠的表情,各自滑着刷手机。
说是认清了现实也罢。此刻的想法依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也许我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中寻获不到满足感,但我依然不放弃寻找别的机会。或许等到哪天,机遇会让我获得一份能过中工作上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生活还是需要持续进行中—— so why not we just live in the moment?
一个人穿梭在人群之中
吵闹的 繁华的 但为什么 我想消失呢
这是时隔八个月后的“旧地重游”。已经许久没有好好记录自己的心情,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文笔也生疏了许多。我想我需要好好地记录那前八个月的日子、还有接下来的生活日子,也许这样可以减轻一些内心的情绪负担。
/ 毕业
去年的自己在11月份顺利毕业了。回想当时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记忆,只记得自己离开了大学宿舍回到家的温暖怀抱。在那之后有段时间都是在好好耍废,同时间也在焦虑着第一份工作的着落。8月的时候,和大学同学毅然决定飞去沙巴来一场自驾游。旅途中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看了最美的日落还有被雄伟的京那巴鲁山所震撼。旅行回来之后,赴了两场线上面试,再迅速地拿下了工作机会。
/ 工作
我签下了到新加坡的工作机会。在机缘巧合下顺利找到了第一间租的房,虽然有些小贵,但屋子住的都是马来西亚人所以有着一种安全感。回想起开工那天到新公司的第一天,是被公司建筑美观所深深吸引——就是那种很摩登的建筑设计,那时心想着自己能够来这样高级的地方上班真的是很幸运。才开工的第一天,就已经再自己的团队里被分派了一些任务。第二天,就被senior带着去见contractor,再来就是出席第一场project的site meeting。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去了site meeting,马上验真了在大学教科书里有着的那么一句话——“建筑业就是一个充满着人与人之间分歧和分裂”。
时间拉长一些些,自己从一开始对这份工作的战斗力满满,变成逐渐下降,甚至是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我想我面对的问题并不全然是因为公司内部的问题,反而比较是外部的影响——就是取决于自己负责什么样的project,然后project里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会这么说,是因为见识到了project里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吵架、推卸责任等等。而有时候面临的是工作做不到是因为对方没有提供完整的资料,但又被client追着要的情况。金字塔般食物链的关系,上层的人逼着中层,中层的人逼着下层,这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两头不到岸的情况。
后来开始观察,公司里有高职位的senior们的工作情况,就是必须要负责更多一些的project,还有要懂得回答client的提问。Supervisor和director的工作更加繁重,是那种每天一早到晚(周末也不列外)都在回复邮件的状态。
在大学时期的我曾幻想自己如果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里爬上企业梯级那该多厉害,然而如今见识到了现实的状况就立刻暂停了如此的想法。有一次和senior交谈的时候,她就提起说在这个行业里要得到工作上的满足感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工作的性质是project based,而建筑业一般上都会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再加上可能会延长多几年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一栋建筑。那她就给了建议说,如果可以的话就从解决了的小小事物上取得满足感,然后变成滚雪般的满足吧。
实话说,虽然在工作的开始我是有点怨天尤人的——为什么我的team没有好的领导,为什么别人的team工作都很轻松。到后来渐渐上手后,反而看到了自己其实很幸运,遇到了有指导我的senior。偶尔要自己独立的时候也培养了我比较坚强的忍耐力和工作能力呢。很快地,就要踏入工作的第5个月,未来还是充满着不定数,但就走一步看一步吧!